第90章 我与流寇不共戴天_我有一个聚宝盆
笔趣阁 > 我有一个聚宝盆 > 第90章 我与流寇不共戴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0章 我与流寇不共戴天

  第90章我与流寇不共戴天

  忠臣们当然不会和这种都敢在皇宫里撒尿的逆贼同流合污。

  但是……

  可以虚与委蛇啊!

  毕竟现在全靠他保住淮扬,在这种特殊时候,他说了什么明显大逆不道的话,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,统统都装没听见没看见就行。

  他的那些无理要求,当然也要尽可能满足。

  要银子?

  给!

  不就是一天万两。

  对于一席百羊只吃羊嘴唇尖的淮扬盐商来说算什么?

  大明淮扬盐业年交易量三千万,利润千万,给皇帝交几十万,剩下都是盐商的,或者说盐商背后家族的,没背景谁能做盐商?万历中期扬州第一大盐商是首辅张四维的弟弟张四教,哪怕圆嘟嘟这种昙花一现的偏远小县出来的政治暴发户,他弟弟袁崇煜也是盐商。所以无论马士英还是路振飞怎么和杨丰勾勾搭搭,朝廷里面盐商背后的大臣们也会选择原谅,毕竟他们也是为了大家。

  杨丰是疯!

  他说道。

  或许后面徐州城里的凌蒙初能算个好人,做地方官无力保护百姓,流寇应该是程继孔这帮,逼他投降他又不愿意背叛皇帝,最后和流寇谈判,后者承诺不会杀害百姓,他命令停止抵抗,然后自己绝食而死。

  谁是好人?你才是好人,你全家都是好人!

  “跟着我吧!”

  李过说道。

  流寇不能说是坏人,为生存而造反的确没错,但也不能说他们是好人,在这个比烂的时代里,他们的确不是最坏的,但也不能说他们是好人。

  全是八旗满洲。

  你这样的人难道还想争雄一方?”

  这年头的好人都成饿殍了。

  好人……

  李过……

  杨丰点了点头。

  雄心壮志?

  他后面那些精锐亲兵们也跟着笑了起来。

  不过倒是可以试试,能不能用杂交种和这时候的玉米进行一下育种,杂交种是二代退化,但就这时候的玉米,退化的那也是仙种级别,这时候的玉米一个棒子上也就几十个粒子,一亩地产二十斤就不错了。

  杨丰笑着说道。

  他转战天下就是靠骑兵。

  杂交种。

  压榨他们不用客气,一定要竭尽全力压榨。

  而且还有一万引盐。

  他说道。

  袁时中叹了口气。

  盐商苦啊!

  如果是到湖广的山区,那最高有过翻六十倍的记录。

  他很清楚打起来胜负难料。

  然后下一刻杨生员振臂高喊。

  虽然再苦也没耽误他们继续做盐商。

  十天后,他带着这些人到达赣榆,正好暂时安置在赣榆到十字路之间,之前遭清军屠杀后的那些村庄,没有足够房屋的就自己盖,愿意种田的,先在那些无主的荒地上耕种,反正这些都是种田的。而鲁东南,海州这样一带农业条件比河南稍微好些,实际上已经算是部分的稻作区,毕竟这一带属于沿海气候比内陆稍微暖和。而且背靠山区,虽然缺少大河,但小河无数,夏季有海上吹入的风,多少也能带来降水,如果说河南的大旱是没法活下去,这一带已经能挣扎着活下去。

  杨丰摇着折扇微微一笑,就在同时他身后列阵的骑兵向前。

  他的确兵力上有优势,但问题是杨丰并不是自己,前面的确三千骑兵,但后面同样是看起来无边无际的士兵,袁时中部,之前收编的那些,加起来也是超过两万可战之兵。更何况杨丰只是来接应袁时中东撤的,李过就算拼尽全力打赢也是惨胜,但杨丰后面可是马士英的官军,那时候就该他们给李过致命一击了。他又不是真的给李自成探路,接下来南下淮扬,李自成根本就没有这想法,都是马士英几个被吓得胡思乱想而已,李过就是来解决袁时中,所以后面也没有援军,他解决袁时中就得立刻返回襄阳。

  “他们又不是真南下的,就是为了追杀袁时中而已,但现在追杀已经不可能了,与咱们拼命又不划算,既然如此为何不撤,他们是流寇,又没有固守一处的习惯,打败咱们又能怎样?别说马士英会趁机弄死他们,就算马士英不敢出击,他们难道还能进攻归德,无非一支孤军而已,不过他们倒是帮咱们捞了一笔。”

  三万骑兵,临阵三波次冲击,号称三堵墙,就像苏联版滑铁卢里面的法军骑兵。

  “玛的,我倒要看看,半个月我能抓出多少有用的东西。”

  他要闭关。

  这官……

  他一个饱读圣贤书的能有什么坏心眼呢?

  把他当个疯子就行了。

  但是……

  今年计划还是输送四百万,杨丰挪用点没什么大不了。

  全是建虏。

  李自成的主力就是骑兵。

  “我说了算!”

  下一刻杨丰到了他面前,紧接着掐住他脖子按在墙上,在身后一片怒吼中回过头,淡定地看着袁时中手下,然后缓缓将他脖子拧到了一个诡异的角度……

  招唤出聚宝盆的杨生员,看着面前悬浮半空的盆子,将双手狠狠插进去然后判断了一下,在确定不是钢铁后,他才猛地拽出……

  他当然不能留着袁时中继续带着手下,别管袁时中出身如何,现在的他就是一个横行一方的大盗,而他手下同样也都是大盗。他们这些的确对老百姓不错,但也必须明白,他们在河南四处流窜的结果,也让更多无辜百姓死于战火和生产破坏造成的饥荒。明末的饥荒和战乱是互相影响,饥荒造成流寇蜂起然后带来战乱,战乱又加剧饥荒,被加剧的饥荒又带来战乱的加剧,最终两条腿不断走向悬崖。

  “这才是懂事的,不过你可以放心,我不是那种卸磨杀驴的,既然你真心归顺,那我保伱平安,你安心去做这个巡检,乱世里能有个衣食无忧的日子也不错。正好带着你的女人,以后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,打打杀杀朝不保夕有什么好的。

  他们只是这个没有多少好人的时代里一群不算太坏的而已。

  “杨生员,衍圣公答应的可是总兵。”

  当然,这些不重要。

  “笑啊,继续笑啊,不够我后面还有更多。

  “走,回去找袁时中。”

  回到安东卫后,杨生员就抛开一切然后跑到附近一处山洞里。

  他看着拽出的一袋玉米种。

  不过不是光盐商赚。

  “运气不错,虽然没什么用!”

  杨丰看着他……

  杨某杀的建虏,比你们见过的都多,看看这些兄弟马上的人头了吗?

  他有些认真地看着这三千胸前画着叉号的骑兵,作为懂行的,他从这些人的阵型,整齐度,装备和士兵脸上对战场的反应就知道其实力。这个看起来很像酸秀才的家伙,身后可是真正的精锐,而三千精锐骑兵,至少在朝廷体系里面,已经算是很强了。

  真的。

  可怜那些清军人头,依然还在这些家伙马上挂着,不过都是风干后的,就跟风干鸡一样,甚至为了防腐,还拿盐腌了,因为小尾巴不结实,实际上都在上面钉了麻绳,这样就可以挂着,反正里面都空了,也没什么重量。

  盐商就是运输,运到了,由县衙召集土商议价,由知县根据议价裁定,然后交给土商就行,这是在朱元璋的制度上步步修改的,当然,改的朱元璋棺材板都压不住。因为他的制度里土商其实是里甲,里甲也不是卖盐,而是知县定价后回去找百姓按着定价计口收粮食或者宝钞,然后拿着收到的粮食或宝钞到县衙换盐。

  一只虎直接被逗乐了。

  因为他需要持续的养着这些人。

  这个制度下最没人权的都是盐商。

  “什么,你居然连大名鼎鼎的杨生员都不认识?”

  当然,杨生员也不是好人。

  杨丰震惊中。

  李过看着杨丰。

  砀山。

  李过不笑了。

  “你是何人?”

  但他也仅仅是疯而已。

  “杨生员,我听你的。”

  但这只是暂时的。

  杨丰说道。

  后者身旁亲信立刻怒了。

  “来的可是李过,抱歉,你来晚了!”

  “巡检,在青州府给你找个巡检司做巡检。”

  李过冷然一笑,紧接着调转马头,而他的亲兵盯着杨丰,直到李过撤出才逐步后撤,已经到了阵型前的李过很干脆地举起刀……

  因为他们的存在有其至少目前来说不可替代的价值,别看老朱的设计很巧妙,可以说最大限度确保淳朴的农民被奸商坑,但他的制度也的确不利于经济发展。

  这个纯粹是赠品,在盐场一两银子能买上千斤,一引两百多斤,一万引也就几千两,食盐这东西在这个时代纯看距离,从长芦盐场到京城,就可以翻五倍了,从淮安到湖广,就可以翻几十倍了。

  三十万到手了。

  后者纷纷跪下……

  至于有没有用来做特殊用途……

  再拿盐引到盐场支盐。

  然后继续下一个循环。

  一般能养到三千精锐骑兵的,那都得是吴家这种级别。

  盐商不是地方上卖盐的,那个叫土商。

  这个时代的好人……

  贼来了。

  后面一片寂静。

  杨丰笑了。

  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
  无数盐商哭着辗转南北,最后赚那点小钱,然后随着朱元璋的死,开始在各个利益集团的步步操纵下,这个制度不停修改,扭曲,而每修改扭曲一次盐商就快乐一分,吃盐的老百姓就多付出一分成本。

  那都是地方士绅控制。

  “至于你们。”

  苏敦生说道。

  那是流寇,那是贼,那是原则问题。

  杨丰就这样完成了对袁时中部的收编,加上这批,他在徐州和豫东至少已经划拉了二十万人,目前的确还不至于养不活,毕竟他从漕运借了三十万石粮食,而作为军粮,淮扬盐商又掏了五万石。当然,这个还是从漕运拿,只不过淮扬盐商给路振飞补上,左右杨丰在京城已经发了一百八十万,漕粮晚个十天半月也没什么大不了。

  李过带着的当然是精锐,而且他是分兵追击袁时中,肯定也是骑兵,此刻虽然说上万不至于,但五千是有,庞大的骑兵军团在空旷的平原上迅速完成列阵。不过除了骑兵外,还有更多的步兵,或者说被裹挟的饥民,这些就可以说一片乱糟糟了,甚至很多连真正兵器都没有,就是些农具。但问题是他们数量众多,看起来无边无际,就像洪水冲来的垃圾带,都带着饿极了的疯狂,吞噬着初春的绿色。

  盐商再带着收到的粮食或宝钞以宝钞买粮食,辛辛苦苦运到边镇换盐引。

  当然,那是盐商被皇恩浩荡感动地主动献上几千万两银子。

  再说难道这些骑兵下马尿一泡还会特意找个容器吗?

  那得是加工的。

  这点粮食能吃多久,俩月都不够。

  “他带着六万人,这得给他个官啊!”

  八旗汉军都没资格往他们马上挂。”

  盐商的快乐终于得到彻底解锁。

  “井水不犯河水?”

  “我与流寇不共戴天!”

  杨丰摇着折扇,依旧摆出那副老港片大侠嘴脸,站在初春的绿色里,看着前面立马横刀的壮汉,而在壮汉身后是列阵中的千军万马……

  就当马上挂个另类的装饰品,甚至还有挂两三個的。

  但袁时中这些人……

  他喝道。

  他喊道。

  然后回去分。

  他很干脆地对袁时中说道。

  “阁下是山东的兵马,咱们井水不犯河水,何必为别人出头,某此来只为诛杀叛将,但别人要自寻死路,也不介意送一程。”

  这样的漏水。

  只能压榨,不能毁掉。

  杨丰看了看袁时中手下那些亲信们。

  山洞里……

  他要与神仙进行深入交流,总之让他妹妹给他送饭就行,在他出关前,谁也不准去打扰他,总之他要闭关至少半个月。

  但李自成不一样啊!

  一直改到万历后期。

  其中一个怒道。

  苏敦生看着这一幕惊愕地说道。

  我大清皇帝都亲自登门敲诈。

  杨丰说道。

  他此次出击,可是由淮扬盐商先付了一个月的军费。

  重要的是渔业。

  那些骑兵立刻开始撤退。

  杨丰摇着折扇说道。

  “撤!”

  “这就完了?”

  为了迅速赶到山海关,就连骡子和驴都用上。

  杂交种再退化,也不至于到一个棒子几十粒玉米。

  他就这样开始了持续半个月的开盲盒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cn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cn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